第77章 折节入唐2-《大唐潜龙》


    第(1/3)页

    如今……

    李药师的旧识温大雅、出尘的舅舅陈叔达,均在太原起事之初,已入李渊帐下;不久萧瑀也来归降。

    温大雅之弟温大冶、温大有也已入唐,然而李渊重用温大有,却不重视温大冶。

    旁人不知其故,李药师对于自己这位“李迪波大哥”可是清楚得很。

    李渊听到“大冶”之名,就无法不想到祖上的胡姓“大野氏”。

    李世民见父亲不重视温大冶,便将他揽入自己军幕。

    此时李渊已立十三岁的代王杨侑为天子,改元义宁,遥尊远在江都的杨广为太上皇。

    杨侑这位有名无实的皇帝,依李渊之意,诏封李渊为唐王,同时以李建成为唐王世子,以李世民为秦国公,以李元吉为齐国公。

    如今李世民军幕中,后来的“秦府十八学士”已逐渐成形。

    除居首的杜如晦、房玄龄之外,曾在李渊“剑履上殿”时厉声斥责的姚思廉,也已被揽入秦府。

    李药师的职分虽低,但李世民对他特别推重,大家心里怎会不清楚?

    这日李药师在秦府遇到房玄龄、温大冶,相谈甚欢。

    李药师半开玩笑地对温大冶说道:“玄龄与我都以字行,不似足下端严。”

    房玄龄也笑道:“的是!在下也觉『彦博』二字,颇为顺口。”

    温大冶笑道:“只是犯了令尊名讳。”

    房玄龄的父亲是房彦谦。

    房玄龄笑道:“吾兄何须『端严』若是?”

    三人一同拊掌而笑。

    从此温大冶便以字行,是为温彦博,逐渐受到重用。

    然则李渊对于“药师”二字的反感,绝不下于“大冶”,李药师又怎会不清楚?他后来也改用学名“靖”,李药王则改用学名“端”,都有与往事作一了结之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