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两百四十二章 漕事-《大明文魁》
第(2/3)页
王承勋踱步心想,耽误了漕期就是大罪。现在付知远押着漕船上京叙职,万一从漕运总督那卸任,那么明年耽误了漕期,新任漕运总督必然追究的是他王承勋的责任。
想到这里王承勋道:“你说得是,漕运文武两院分职,向来是文督催,武督运,若是漕船回空迟了,就算是因河道淤积水浅之故,朝廷必然问责于本镇,那么依你之见当怎么办?”
督运参将当即道:“回禀大帅,而且眼瞅着就要过年,下面的官兵肯定也是着急回乡。万一河水冻住,那么船更回不去了。”
“所以若是咱们出一笔钱,一面是派人疏通会通河的河道,一面将吃重的大船分小船分次运走。”
王承勋道:“这要多少银子?为何不让漕船回空时少带一些私货呢?”
督运参将面望王承勋哀声求道:“大帅,还请大帅可怜可怜下面的弟兄。”
王承勋心软下来,摆了摆手道:“继续说吧。”
督运参将道:“钱财确实难办,但为今之计唯有请沿河州县代为疏通,弟兄们再想想办法自己也凑一些。”
王承勋道:“你说得简单,但是沿河的州县不会卖本镇的面子,此事还必须由漕台主张。”
“等新任漕台来怕是来不及了。此事唯有请大帅上奏朝廷,大帅放心,就算弟兄们白白辛苦一年,搭上这条命,也定是不敢耽搁了回空的限期。”
王承勋于心不忍,左右踱步了一阵当即道:“也罢,本镇再贴补一些,另外向朝廷再求些银子来……”
“……多谢大帅。”
“先别急着谢,这漕船回空的事,你必须给本镇办得漂亮了。”
“是,末将亲自前往临清督运。”
王承勋闻言则松了一口气。
转眼已是万历十九年十一月,这既是漕船回空的时候,也是各省的举子公车入京以备来年春闱之时。
鳌峰书院的两位讲师史继偕与翁正春正结伴从福建至京准备赴明年的礼部试。
二人身为鳌峰书院的讲师这一年讲学来,自是馆谷丰厚,一路行来也不比以往赴京寒碜,而是直接花了一笔钱乘了一艘由苏州直抵京师的座船。
这日船在山东地界的码头停泊,因还有空位,打算再拉一些山东抵京的客商。
而翁,史二人在船舱读了一会书,谈论了一会经学,以至于误了船上的饭点。二人也不懊恼就贴补了一些银子,请船娘给二人当场下面吃。
二人就在船舱里等着闲聊,继续谈起经史来。
而这时船舱正好进来一名大汉,这位大汉身形很高大,面圆脸阔,看过去很是魁梧。
这人一开口就是山东的口音:“来些吃的。”
船娘一面煮面一面道:“这位客官,只有这锅面还有些冷馒头,但这面已是让这两位客官定下了。”
这名大汉看了翁,史一眼,翁史二人微微点点头。
倒也不是二人清高,只是身为读书人多少有些‘礼不下庶人’。
那大汉道:“两位,我也不需面了,只要些面汤就冷馒头如何?”
“当得。”翁正春开口答允。
“多谢。”
不久船娘煮好了面,又拿出几个大馒头来。
第(2/3)页